律师频繁跳槽现象解读本版策划 王树范 撰稿 本报记者 李道演
律师频繁跳槽,是缘于形势所迫,还是寻求自我发展?是行业竞争的真实反映,还是浮躁年代的深刻体现?这一现象对律师行业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,应当如何加以规范和引导? 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三位律师的跳槽经历,并听取了律师协会、律师事务所等方面的专业意见,为读者全方位解读律师频繁跳槽这一现象。 三位律师的跳槽故事 是被迫跳槽还是寻求发展?每个律师在做出跳槽决定时,都有自己的理由。 是在跳槽中沉陷还是在流动中成长?他们在跳槽之后都面对不同的境遇,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…… 李律师: “刚毕业时,你根本没资格去挑选” 今年27岁的李律师2004年毕业于浙江某大学法律系,当年就通过国家司法考试,进入了律师行业。 今年年初,他给记者的是一张印有浙江某律师事务所名称的名片,而如今,名片上的律所名称已经换成了另外一个。 李律师说,这已经是他参加工作以来换的第三张名片了,也就是说,短短三年间,他已经跳了两次槽,在三家不同的律师事务所里工作过。 “刚毕业的时候,能有一家事务所收留你已经很幸运了,你根本没资格去挑选。”李律师向记者讲述了他刚入行时的遭遇。虽然已经通过司法考试,但对于一个没有任何执业经验的毕业生来说,进入律师行业还是相对困难。于是,找个律师事务所落脚成为李律师当时的首要目的,“每天晚上都在网上查看杭州的律所地址,然后第二天一早就过去登门‘推销’自己。” “我跳槽,是想进入更好的律所。”李律师说,他以前工作过的两家事务所的规模都很小,个人觉得发展空间也比较有限,而且,养老、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也没有给他办理。 现在,李律师正在他的第三家律所里,跟着一位资深老律师学习锻炼。回顾自己的跳槽经历,他觉得,年轻律师最重要的就是能找到一家适合自己发展、有机会多锻炼提高的律师事务所,他频频跳槽,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。 陈律师: “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” 每次同学聚会,大家都会问陈律师:“现在在哪个所干呀?”做律师7年来,陈律师已经换了4家律师事务所。 陈律师来杭州工作之前,一直在老家温州平阳执业。在老家的四年执业经历让他迅速地成长起来,业务量也逐渐增加。但一段时间以后,他开始向往更宽阔的发展空间。 于是,在2003年9月,他毅然放弃了成为当地律所合伙人的机会,孤身一人来到杭州发展,从一名普通律师开始做起。 到杭州后,陈律师通过朋友推荐,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。在那里,他努力工作,并大力开拓自己的业务领域,个人创收也增加了好几倍。 然而一年多之后,陈律师发现,自己与该所合伙人在律所发展方向、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和冲突。为此,2005年底,他跳槽去了另一家事务所。 对于自己的跳槽经历,陈律师说:“树挪死,人挪活。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,每当我觉得目前所呆的律所限制了自己的发展,我就会选择跳槽。” 唐律师: “跳槽是为了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” 在1996年拿到律师执业资格证之前,唐律师已经从事科研工作近十年。所以,他是从其他行业跳槽跳进了律师界,从一名律师助理开始做起。 两三年后,该所的副主任出来独立办所,唐律师选择了跟随。2000年,律所又与另一律所合并成立了一家大型的新所。2004年,随着该所律师人数的逐渐增加,相关的利益冲突也日益明显,这让唐律师觉得失去了前进的动力。 几经考虑后,唐律师跳槽去了另一家律所。“成立一家在知识产权领域处于优势地位、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所”,这是唐律师一直以来的梦想。为此,在去年的10月底,唐律师又一次跳槽,与另外五位合伙人共同创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。 唐律师笑称,通过跳槽,自己从科研人员到执业律师再到律所主任,也算跳得节节高了。 章靖忠(省律师协会会长): “合理有序的流动应予以保护和引导” 浙江省律师协会会长章靖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目前律师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规模小的律所跳到规模大的律所,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,其中也出现了新的潮流,就是律师中的“海归派”,从国外律师行转到国内律所发展。 章靖忠认为,不论是哪一种流动方式,律师跳槽的原因都有很多,包括律师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,他们总是向往到大牌的、专业分工细的律所发展;也有因为律所在发展方向、经营理念、运作管理模式等方面产生分歧而离开的,此类以合伙人居多;还有一种是因为在利益上的冲突,律师之间、律师与律所之间因为收入分配不公、客户资源被垄断等问题存在矛盾而被迫跳槽的。 “律师流动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,合理有序的流动应当予以保护和引导。”章靖忠说,虽然我省目前还没有对律师每年的流动数量进行具体统计,但相比于上海律师近10%的年流动率,我省的律师流动率还是比较低的。 “非理性跳槽易引发纠纷” 律师频繁跳槽对律师本人、事务所甚至整个律师行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?对此,章靖忠表示,从积极的一面看,有序的律师流动有助于促进律师人才的合理配置,有利于促进律师行业的适度竞争,对我省律所规模化、专业化的发展是有好处的。同时,也能促使部分律所考虑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、引进人才、留住人才,“因为人才是律师事务所最根本最重要的资本。” “但是,如果律师的流动变得无序、过于频繁,无疑会破坏律师事务所的稳定,进而扰乱整个律师行业。”章靖忠指出,律师无序的流动不仅给偏远、不发达地区的律师行业带来冲击,而且也会加大中心城市法律服务的竞争。另外,一些律师非理性的跳槽容易引发律师与原属律所之间、原属律所与现任律所之间的纠纷,也会使得律师事务所在后续人才培养上的投入积极性遭受挫折,导致事务所不愿意在年轻律师的培养上投入人力、物力。 对于时下律师的频繁跳槽现象,章靖忠表示省律协不会加以限制和干涉,但会引导律师合理有序地流动。章靖忠提醒年轻律师和有跳槽打算的律师:跳槽应该理性,要妥善处理好自己与原属律所之间、原属律所与现任律所之间的关系,特别是要维护好客户的利益,不能因为跳槽而损害了律师的职业形象。
|